导语:柳药集团以广西医药批发为龙头,同时推动零售和工业业务的快速发展。通过扩张零售药店门店和应用AI技术提升客流,以及全国范围扩张工业业务和增强品牌力,该集团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值得关注的风险因素包括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融资利率上行、市场竞争加剧等。
核心逻辑:截至2024/2/27公司PE-TTM估值仅8.65倍(近5年PE均值11倍,近3年PE均值10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公司在持续巩固医药批发业务竞争优势的同时推动零售业务和工业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后续随着零售药店门店扩张&AI技术应用,#叠加工业业务向全国范围扩张&品牌力增强,公司有望迎业绩+估值双提升。
具体业务:#批发业务“稳中有进”。2022年批发业务贡献约80%的营业收入,公司已建成覆盖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并已实现对广西区内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零售业务“扩张+AI优化”双驱动。2022年末桂中大药房拥有736家药店(其中DTP药店174家,约占23.64%)。我们认为,后续桂中大药房的增长驱动力一方面来自于门店数量扩张,另一方面来自于AI技术应用提升客流。此外,门诊统筹政策全方面落地或将有新增量。 #工业业务有望全国化&品牌化布局。公司工业业务主要依靠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其中中药饮片业务(由仙茱中药运营)目前为公司的基本盘,2022年仙茱中药对工业板块的营收贡献仍超50%,随着公司在广西区域内的深耕,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渗透率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也逐步布局自治区外的市场,为品牌全国化布局打下基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89亿元、231.47亿元、257.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4亿元、10.0亿元、1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0%、2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3倍、6.92倍、5.75倍。考虑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随着公司零售、工业两大高毛利业务逐步起量,未来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融资利率上行,市场竞争加剧,医药批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