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航运转型推动船舶更新,船厂盈利弹性可期

导语:环保压力促使航运公司应对减排要求,IMO 考虑补偿机制。替代燃料是减排必行之路,船舶替换需求支撑船舶制造。推荐船舶全产业链标的,看好船厂盈利弹性。

 

环保压力增加,航运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相应的罚款成本。2024年、2025年EUETS、FuelEU Marime分别开始执行,对于航运企业而言使用传统化石能源的成本将大幅上涨,尤其是对于来往于欧盟港口较多的航运公司而言,为应对日趋严格的碳排放要求,航运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环保政策。

由于绿色燃料和传统燃料之间存在价差,IMO考虑加入适当的补偿机制。IMO中期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将于今年10月的MEPC82会议确定,并于2025年批准通过,2027年正式生效。目前候选措施主要是包含不同技术和经济元素的方案,我们认为航运环保减排已经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船舶的及时更新,燃料动力系统的选择可以为船东提供选择的权力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环保压力。

从IMO发布的温室气体减排方式及效果预估图来看,采用替代燃料对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最佳。环保政策下,燃料的替换是必行,而未来改变船舶燃料的两个基本选择:一是船舶整个燃料动力系统改造;另一个就是新造船。因此刚性船舶替换需求将进一步支撑船舶制造需求。

看好全球船厂在新的一轮造船成长周期中的盈利弹性。船舶全产业链标的: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A+H)、中国动力、苏美达、天海防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