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政府出台政策放开低空空域管理并引入适航证等管理细则,为eVTOL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eVTOL产业链迅速落地,超过200家企业或机构正在研发约420种型号的产品。国内企业积极推动适航验证,已有企业实现首飞并明确商业时间规划。除了硬件方面的优化,低空经济还需要建设好基础设施,包括空管系统、飞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等。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给eVTOL产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1、低空空域管理在逐步放开,低空政策密集出台。2010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开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民航局发布《查找图书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新增划设非管制空域G类和W类,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土壤。地方政策积极响应低空经济,目前包括安徽、江苏、江西、福建等多地政府报告提及低空经济。部分城市率先明确低空经济的具体建设目标。
2、适航证等管理细则推进,产业链落地或提速。通用航空飞行器要获得适航许可需要具备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三大通行证。三证的申请到审批预计需要3-5年,且成本高。此外,eVTOL需要运行许可证实现商业载客飞行等商业化运营。产业链发展较快,2021H1,有超过200家企业或机构正在研发约420种型号的相关产品。目前参与主体包括汽车企业、航空公司、科技公司,已有企业实现首飞且明确商业时间规划。国内企业积极推动适航验证,亿航等处于行业前列,部分厂商已经有eVTOL的意向订单。
3、eVTOL可分为多旋翼型、倾转旋翼型、倾转机翼型、倾转涵道型等,路线各有优劣势。从硬件上看,eVTOL的产品实质为飞行旋翼+电动系统+类汽车的产品线组合。国内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产业链齐全且规模化效应明显可以促进产业链降本,eVTOL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目前eVTOL整机需求痛点包括提高电池功率密度、电池寿命、减重、电机功率密度、运行效率等,硬件及核心技术有望持续优化。
4、除整机外,低空经济运营需建设好基础设施“四张网”,具体对应到空管系统、飞控系统、通信系统等结构。1)2022年空管系统市场规模达50亿元,行业市占率集中,莱斯信息(42.05%)、成都空管公司(28.41%)市占率位于前列,eVTOL同样需要空管系统的协调,低空经济有望打开新的需求增长空间。2)飞控系统提供飞行器感知、控制和决策,目前供应商包括以军工单位、研究所及高校为主的传统飞控系统供应商及新兴民营企业,传感器企业可以做延伸。3)通信系统包括5G、卫星通讯等实现形式,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地面站对eVTOL监管等。此外,研发阶段与飞行前后的测试与第三方认证、3D打印设备等具备空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