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商务部最近发布了《芯片和科学法案》的最终规则,其中包括禁止受助者在其他国家扩大半导体材料生产能力,并限制其与外国实体进行某些合作。这一规则将对国际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加速了中国国产替代的进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规则的内容以及其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东北电子】芯片法案“护栏”规则落地,新一轮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据上海证券报,美国商务部芯片计划办公室9月22日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当日发布实施《芯片和科学法案》国家安全保护措施的最终规则。
该规则详细阐述了该法案的两大核心条款:禁止芯片基金受助人十年内在其他相关国家扩大半导体材料生产能力以及限制受助人与相关外国实体开展某些联合研究或技术许可活动。
规定还将扩大半导体制造能力与增加洁净室或其他生产空间直接联系起来,认定扩大产能5%以上就是实质性扩大半导体产能。限制其在有关国家扩建和新建生产设施,禁止增设新的生产线使该设施产能扩大超过10%。
“护栏”规则下,受助者在我国先进制程产能扩张与技术研究合作将受限,短期将增加国内先进制程产能扩张与先进技术获取的难度,以此延缓我国扩大先进制程产能的步伐。
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零部件等领域相关标的:
设备:芯源微,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拓荆科技,华海清科,长川科技等
零部件:新莱应材,富创精密,神工股份,江丰电子等
晶圆厂配套:圣晖集成,柏城股份,富乐德,正帆科技,盛剑环境等。
结语:面对美国芯片法案的新规定,中国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相关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并调整自身战略。国产替代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合作。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崭露头角。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