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金属:黄金连续大涨背后发生了什么?市场情绪转向降息,引发重大切换

导语:黄金连续大涨100美元,突破2100美元,而其他大类资产价格波动不大。触发因素在于核心PCE数据对降息预期产生了确定性,投资市场出现重大切换。然而,快速的涨幅让人有些困惑,基本面逻辑无法解释这样的涨幅。尽管金价与美元、美债和商品存在偏离,需要修复,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在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逢低买入仍然是一个基本策略。对于金价的涨幅,我们需要拥有一些想象力,因为你没见过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

 

黄金三天涨了100美元,直接突破2100,而且这次的特殊性在于,其他大类资产价格波动都不大,降息预期也仅有小幅上行。

要说直接的触发因素,还是在于上周四的核心pce数据。这个数据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前者的cpi超预期了,似乎通胀下行的趋势戛然而止。但美联储更看重核心pce,2月份多位美联储官员也在淡化cpi的影响,那么这次数据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结果是2.8%,符合预期,低于前值,延续下行。

市场情绪立即从原来的担忧转变为确定性降息,甚至什么时候降息都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你要降,而不是加。这就类似于2022年11月 2号美联储宣布放缓加息时一样的道理。是节奏的重大切换,投资术语叫repricing。

不过这种快速的大涨确实也有点没太看懂。

如果说是纽约社区银行暴跌引发的银行业危机的担忧,但也只有它一家跌幅较大,其他的社区银行股波动都不大,kbw ETF指数也没跌,其他大银行股还在涨,这跟去年三月份银行业危机时候的银行股普跌明显不同。

如果说是通胀走弱和pmi不及预期,但仅有一个月的数据下行也不足以说明问题,比如pmi,markit和ism最近打架,一个小企业样本,一个大企业样本,ism关注的人更多,但markit的领先性也不容忽视。再比如去年10月份的pmi也明显超预期走低,但金价变化很有限。

所以,截至目前基本面逻辑似乎无法解释这么高的涨幅。除非接下来美国的小银行股都跟跌,出现了类似于一年前的问题,否则这种涨幅应该不可持续。

现在金价与美元,美债,商品的偏离程度都已经很大,需要修复,但也别指望大跌。

在百变的大背景下,逢低买仍然是基本策略。

年初参加策略会的时候我就说过,对今年金价的涨幅,甚至5年之内金价的涨幅,都要有一些想象力。

你没见过的,不代表不会发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