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根据对OFC展的草根调研和 GPU 出货预测,预计2025年1.6T光模块的需求将上调至约500-600万。云厂商如谷歌和字节等对算力的后续需求非常看好,而网络架构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将在带宽、功耗、部署稳定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权衡。光与铜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也会有所变化,而1.6T产业链已准备充分,预计硅光和LPO等技术将逐渐成为主流。
核心观点:根据OFC展上的草根调研及对GPU出货预测,我们上调2025年1.6T光模块的需求预测至500-600万。
1)国内外云厂商非常看好算力的后续需求。谷歌meta字节都在OFC上表示其算力部署继续提升的趋势不变,作为算力的买单方,类似表态比较有说服力。AI对算力的需求的增长持续性得到验证
2)网络架构及技术路线的选择是云厂商和英伟达多维度权衡的结果,这些维度包含“带宽/功耗/部署稳定性/部署灵活性/可扩展性(互联互通,向前向后兼容)/成本等,所以这次CPO/LPO/LRO/硅光等技术路线节奏有所修正。成本现阶段不是重要的考量维度。
3)光是趋势,铜是选择。在设备 to 设备的场景光的用量远大于铜,但在特殊场景下(如集中度特别高的rack内部)光铜皆可用的时候用铜来降本。在服务器内部chip to chip场景目前铜远大于光,但是随着对互联密度和功耗要求的提升,硅光cpo方案预计逐渐成为替代方案
4)1.6T产业链准备充分,上调2025年需求预测至500-600万只。根据OFC展上对产业链的草根调研,结合对于英伟达GPU出货预测,我们认为2025年1.6T光模块的需求应从原来的300-400万上升至约500-600万。其中英伟达约400-500万,谷歌约100万。预计硅光、LPO都将在1.6T时代有1/3左右渗透率,但传统带DSP的可插拔模块仍是主流。受益标的: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