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产业革命:AI手机的颠覆性与应用层切入点 | 手机厂商获益巨大,AI PC被超越

导语:AI手机或将成为AI产业革命中的重要角色,具备普及性和伴随性,有望超越AI PC,成为终端AI的核心入口。技术的可行性已得到验证,内存和算力方面的突破为AI手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手机厂商的影响有三个方面:量的增加,价值的提升和利润的保持。此外,硬件和软件环节也将受到AI手机的影响,推理芯片、散热材料、内存芯片和大模型都有望得到发展。然而,隐私安全和消费者接受度等风险也需要警惕。

 

【投资建议】手机厂商享受量、价、利红利,大模型厂商商业变现加速,硬件厂商受益于产品迭代及供需格局。 推荐标的:高通(QCOM.US)、台积电(TSM.US),受益标的:苹果(AAPL.US)、谷歌(GOOGL.US)。

【AI手机的颠覆性和本质】AI手机或将成为AI产业革命中应用层的颠覆性切入点。手机具备普及性、伴随性,应用场景更为下沉,有望超越AI PC,成为终端AI的核心入口。AI手机本质是自主感知、自主决策执行、具备数字人格的Agent。

【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内存端,大模型轻量化技术、内存管理逻辑优化、3D Dram技术多路线共同发力可克服内存瓶颈。算力端,NPU跨越35 TOPS门槛,头部芯片厂商持续迭代,骁龙8 Gen4、天玑9400即将面世。

【如何影响手机厂商?】量: 我们测算2025年AI手机出货量约3.8亿部,同比高增134%。价:AI手机在性能、用户体验方面的升级,有望复刻5G的涨价潮。利:5G时代纯手机组装厂商大部分利润被硬件端侵蚀,AI手机软硬件成本高企,具备自研大模型、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占据一体化优势,有望守住利润。手机厂商拥有终端消费者基础和流量入口优势,在与大模型厂商合作的过程中是更为强势的一方。

【如何影响硬件、软件环节?】推理芯片:划时代产品具有较强的溢价能力、供需失衡下高通有强大的议价能力,高通有望凭借骁龙8 Gen 4环比改善毛利率至57.62%。散热材料:材料用量增加叠加新材料渗透率提高,单机散热材料价值量有望提升11-14元/部。内存芯片:主要由供需关系驱动涨价,容量瓶颈被克服的前提下,内存芯片更看重带宽,关注LPDDR6量产进度。大模型:大模型厂商有望凭借端侧AI应用加速变现,我们测算2026至2028年三星AI手机搭载的(自研)收费大模型订阅费用或将带来73、134、221亿美元收入。

【风险提示】隐私安全风险;消费者接受度不及预期风险;新智能终端威胁的风险;硬件、大模型等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低迷风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