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海市加快推动虚拟电厂建设,以应对冬季用电高峰。虚拟电厂规模不低于50万千瓦,通过挖掘电动汽车、储能等实时可调资源来实现。面临的挑战包括异质化市场接入难题和多层级市场协同运行难题。投资者可关注金智科技、阳光电源等公司,同时注意政策和产业推进速度可能存在的风险。上海市通过推动虚拟电厂建设,将确保用电需求得到有序保障。
事件:近日,《2023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印发。上海提出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原则。需求响应优先中包括:一是大力挖掘柔性可中断负荷资源,达到本地最大用电负荷的5%(200万千瓦);二是加快推动虚拟电厂建设。市电力公司要进一步挖掘电动汽车、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储能、分布式发电等实时可调资源,实现虚拟电厂规模不低于50万千瓦;
根据预测,上海市今年冬季高峰期最大可调出力为2200万千瓦,计划受电1100万千瓦,考虑预留旋备110万千瓦后,最大供应能力为3190万千瓦。总体判断,今冬本市电力供需较为紧张,常年天气条件下,电力缺口160万。如遇极端低温天气,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达260万千瓦。为应对极端低温,需通过增加尖峰外来电力、进一步挖掘中长期购电潜力等,提升高峰受电至1350万千瓦水平。
挑战:电力现货建设任务任重道远,仍将面临1)大规模异质化市场接入难题;2)多交易品种多元市场主体联合出清难题;3)多级调度模式下多层级市场协同运行难题。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离不开虚拟电厂推波助澜,建议关注金智科技、苏文电能、国能日新、东方电子、恒实科技、国网信通等;2)电力现货市场开展使大储收益来源更广泛,增益全寿命周期IRR,建议关注阳光电源、威腾电气、南网科技、华自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产业推进速度不及预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