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根据最新的市场分析,华中地区的暴雪天气可能会导致节后煤价上涨。目前煤炭市场震荡运行,供需双弱的局面将持续到春节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节后焦煤供需核心将更多地转向需求方面。考虑到钢铁和焦化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以及低利润甚至亏损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其对原料煤库存采取低库存策略,对补库的需求不大。此外,火电行业方面,大幅资产减值风险正在释放,未来可能轻装上阵。整体而言,煤炭板块的表现依旧亮眼,尽管煤价中枢下移,但投资回报率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本周煤炭市场震荡运行,截至2月2日,北港动煤报收908元/吨,周环比下跌6元/吨;CCI柳林低硫主焦2450元/吨,周环比持平。
——————————–
动力煤:短期来看,一方面,临近春节外加发运仍处倒挂状态,贸易商发运积极性较低,铁路发运量持续下滑,港口库存仍呈现下滑趋势(后半周由于封航,库存有所累积),市场可售优质货源偏少,港口依然呈现现货结构性紧缺局面,贸易商挺价意愿逐步增强;一方面,临近春节,下游日耗逐步走低,采购需求也将走弱,对高价抵触情绪较强,高价成交偏少。因此节前市场仍将呈现供需双弱局面,#价格以震荡运行为主。年后,主要关注春节假期期间沿海动力煤库存整体变化情况,如若去库,#节后煤价大概率上涨。
——————————–
焦煤:我们仍维持上周观点“虽然近期下游的冬储补库带动部分煤种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但受限于采购力度及时间,外加投机需求较弱,导致节前反弹空间有限,甚至配焦煤或维持偏弱态势”。而节后,#炼焦煤供需核心更多将转向需求。考虑到下游钢铁、焦化行业均处产能过剩状态,其低利润甚至亏损或成为常态,或导致其对原料煤库采取低库存状态,难现大力度补库,外加贸易商投机情绪较弱,#因此年后焦煤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终端需求。
——————————–
此前我们提到“有望导致煤炭下跌的两大风险(煤价系统跌破750~800元/吨底部区域&市场风格切换),目前都难以兑现,#因此每一轮调整均是较好的上车机会”。
——————————–
我们此前一直强调“煤炭板块远谈不上拥挤”,本周根据我们对基金重仓持股统计,2023年Q4末主动型基金对煤炭板块持仓占比仅未1.4%,环比仅微增0.4pct(部分来自持有煤炭净值的被动提升),#处明显低配状态,勿虑。
——————————–
本轮煤炭板块自2023年8月下旬上涨至今,其核心原因在于“淡季煤价底部远高于市场预期,而非对煤价的暴涨预期”。不同于2021~2022年(煤价大涨→煤企盈利暴增→股价跟随业绩上涨),2023年在煤价中枢下移,煤企盈利普遍下滑的背景下,煤炭板块表现依旧亮眼,已连续录得5年正收益。究其本质,在成长型经济体转向成熟型经济体的过程中,各行各业,过去依靠资本开支拉动净利润增长的决策模式转向更看重投入产出的投资回报率;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也将从过去的单纯从净利润单一指标,#转向更加看重股东回报的自由现金流,#周期股的估值预计会从成熟期的估值下降重新转入再一次的估值提升。
——————————–
#火电方面:大幅资产减值风险释放、未来轻装上阵
2019年为分水岭,此前个别公司资产减值波动,整体减值水平偏低。2019年-2022年火电行业年平均资产减值114.08亿元,整体规模明显提升,华能华电大唐等央企压力提升。考虑当前火电“压舱石”处于政策红利期,有别于十三五打压政策;且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减值风险逐步释出。
——————————–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