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的美国IRA细则对宁德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占比仅为宁德出货量的2-3%。而宁德与福特在美技术合作方面符合政府要求,预计双方的合作产能能够顺利推进。长期来看,宁德有望在美国建立子公司,但需要满足一定的股权结构要求。尽管存在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和竞争加剧的风险,但整体对宁德的影响有限。
短期:影响宁德出口美国,但影响有限,占宁德出货比重仅仅2-3%
23年1-10月美国电动车合计销120万辆,同比增54%,全年预计销量145-150万辆,对应装机需求90gwh,其中宁德占比16%,对应装机13-15gwh,出货量预计15-20gwh,其中直接出口至特斯拉美国工厂占50%左右,这部分8-10gwh24年将受Feoc影响,按照宁德23年出货量380gwh+测算,对应占比2-3%,影响有限;另外50%,配套现代及BBA,这部分车企原本无补贴,宁德出口不受影响。
我们统计,23年前10月美国电动车销量中71%可获得补贴,56%可获得7500美金,15%可获得3750美金。本土车企特斯拉、通用、福特、Rivian、吉普基本可获得补贴7500美金,部分车型如福特mach-e、rivian未满足本土化率补贴为3750美金。非本土车企,但在当地有工厂,有部分车型可获得补贴,如大众id4为7500美金、宝马x5为3750美金。前10月未满足补贴车型销量35万辆,占比29%,宁德配套这部分车型的现代、戴姆勒、大众、宝马,预计销量为8-10gwh,这部分不受FEOC影响。
中期:与福特在美技术授权方案可行,但需要满足5点要求,预计25-26年可投产
宁德实控人曾毓群为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瑞华投资持股23.32%,一致行动人李平持股4.58%,双方合计27.9%>25%,因此算是受政府控制的FEOC,该种情况下,海外技术授权需满足被授权方拥有:1)采购权;2)销售权;3)运营权;4)有权观察所有生产细节;5)使用对生产产生影响的任何知识产权/数据等。
宁德与福特的技术合作模式,基本符合该模式,因此预计双方的20gwh合作产能可顺利推动。
长期:或在美成立子公司,需满足“全国政协委员控制比例低于25%”
宁德在美有庞大客户基础,包括特斯拉,未来不排除在美可直接建立子公司。若在美子公司,需调整股权结构,两种方式:1)若曾解除李平一直行动人,则宁德不属于FEOC(政协委员控制比例低于25%);或,2)在美成立子公司持股比例需低于50%,则子公司不属于FEOC。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