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医药:剥离非核心业务,创新产品收获期,23年持续经营业务符合预期

导语:中金医药公布了2023年的业绩,虽然因非核心资产剥离导致经调整后的收入和净利润略有调整,但持续经营的收入符合预期。肿瘤业务下滑,而其他板块如肝病、呼吸、外科镇痛等收入均有个位数的增长。此外,创新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创新步入收获期。公司还计划剥离非核心商业流通和骨质疏松、海洋药物业务,聚焦核心板块。在对公司创新产品放量的看好下,建议关注中金医药。

 

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因2023年出售非核心资产调整2022年同比口径,在持续经营口径下,2023年收入262亿元(+0.7% YoY),经调整净利润25.9亿元(+1.5% YoY)。符合我们预期。

肿瘤业务下滑,其他板块收入个位数增长。2023年:1)肿瘤板块收入88.0亿元(-4.2% YoY),2H23收入45.9亿元(+1.8% YoY),我们认为全年下滑主要系1Q23患者基数减少及PD-1供应链问题。2)肝病板块持续经营收入38.2亿元(+9.2% YoY),天晴甘美受益于适应症拓展稳健增长。3)呼吸板块收入37.5亿元(+1.4% YoY),2H23收入12.9亿元(-8.8% YoY),天晴速畅(布地奈德混悬液,2021年中标第5批国采)、天韵(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2023年1月进入医保)销售快速增长。4)外科镇痛板块持续经营收入29.7亿元(+9% YoY),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快速增长。5)心脑血管板块持续经营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2.5%。

创新步入收获期。2023年:创新产品(含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13.3%,收入占比37.7%;研发费用44.0亿元,公司预计维持17%的较高研发费用率水平。2023年共6个创新产品上市,分别为利马前列素片、贝伐珠单抗、长效G-CSF、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公司预计PD-L1、ALK抑制剂、ROS1抑制剂、利拉鲁肽于2024年上市。公司指引2024/2025年创新产品收入占比43%/47%。

剥离非核心商业流通及骨质疏松、海洋药物业务,聚焦核心板块。1)公司于2023年10-11月以4.4亿元对价(总估值5.6亿元)出售正大通用及三家流通公司全部所持股权,4家公司合计2023年收入11.4亿元(-9.3% YoY),净利润2.6亿元(2022年亏损359万元)。2)于2024年2月以18亿元对价出售正大青岛67%股权(总估值27亿元),持股比例减少至26%,正大青岛2023年收入6.4亿元(-57% YoY),净利润2.3亿元(-54% YoY),收入下滑主要系主力产品骨化三醇软胶囊中标第8批国采,供应北京市等8省份,我们测算中标价降幅约80%。

由于非核心资产剥离,经调整EPS口径有所变动。我们下调2024年经调整EPS预测14%至0.15元,首次引入2025年经调整EPS预测0.17元。当前股价对应16.3/14.9倍2024/2025e 经调整P/E。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由于对公司创新产品放量的看好,仅下调目标价7%至4.2港元,对应23.1/21.1x 2024/2025e经调整P/E,较当前股价有41%的上行空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