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超预期排产回暖,光伏组件出口同比改善!

导语:新能源车市场表现超预期,导致动力电池排产大幅改善。同时,光伏内需高增,组件出口数量同比也有所改善。然而,行业内供给过剩格局难以改变,竞争激烈,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光伏玻璃作为供给受限的优势环节,持续表现偏强,订单价格有望上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些行业的动态。

 

新能源车:亮点环节——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
新能源整车销量高增下,动力电池排产改善超预期。春节假期后,伴随着新能源车价格的下探以及新车型的推出,新能源车终端销量高增,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新能源车零售预计可达75.0万辆,同比+37.1%,环比+93.2%,显著好于狭义乘用车整体的销量表现(狭义乘用车整体3月销量预计同比+3.7%,环比+50.7%),3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在45.5%左右。终端销量高增下,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开工预期有所上调,排产数据持续改善。根据SMM数据,动力电池3月排产环比+50%以上,4月排产初步预估将继续环比+10%以上,排产改善幅度好于市场预期。

上游材料需求延续回暖迹象,但供给过剩格局难改,行业内竞争依旧激烈,整体上价格难有大幅上行空间。1)正极方面,近期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带动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价格企稳上行。本次价格的上涨,除了需求端的改善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供给端的约束。碳酸锂此前受江西环保限产影响,供需结构得到优化,价格上行。截至3月22日,碳酸锂(99.5%电,国产)价格已经回升至11.27万元/吨,24年以来上涨16.3%。然而展望后续,供给端智利出口碳酸锂近两周已经陆续到港进入国内增加供给,并且国内产量也将恢复;需求端正极等下游企业延续低价进行刚需采买以少量补充库存,在高价时期采购情绪仍较低迷。供给过剩的格局难以扭转。2)负极方面,价格整体稳定。截至3月22日,高端人造石墨、中端人造石墨价格分别为4.85万元/吨、3.05万元/吨,环周皆持平。虽然需求的改善逐渐明朗,但在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当下,其价格上涨的动力依旧有限。

光伏:亮点环节——组件、光伏玻璃
光伏内需高增,出口偏弱,1-2月组件出口数量的同比改善是亮点。1)内需方面,1-2月太阳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36.72GW,同比+80.3%,延续亮眼表现。外需方面,1-2月逆变器、组件出口金额10.16亿美元、53.3亿美元,同比分别-47.7%、-23.3%。1-2月逆变器、组件出口数量699.47万个、9036.99万个,同比分别-19.7%、+42.6%。组件出口数量的同比转正是1-2月光伏出口数据中的亮点。组件出口的超预期一方面来自于欧洲去库尾声需求复苏,另一方面来自于包括印度、沙特、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国家需求提升。结合月度排产数据来看,2月国内组件排产约35GW,3月得益于国内地面电站启动与欧洲去库加速,组件排产55GW,环比+50%,4月排产数据存在继续提升的预期。当下组件内外需的改善较为明确。

产业链供需矛盾依存,光伏玻璃为格局相对更优的环节。春节后伴随复工复产的推进,超预期的需求改善带动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止跌企稳。然而,光伏产业链供给过剩的问题短期尚难解决。截至3月22日,硅片、电池片价格已经开始走弱。考虑到目前硅片环节库存水位仍在提升,厂家排产居高难下,价格的持续回落或仍难以避免。除硅片外,当前光伏产业链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难改,价格易下难上。相对而言,光伏玻璃是光伏辅材里明确供给受限的环节,叠加需求端组件厂家3月排产55GW,4月排产数据或将继续提升,需求存在较强支撑。库存方面,光伏玻璃3月以来连续去库。成本端,纯碱、天然气价格暂稳,而鉴于出货顺畅,库存压力缓解,部分厂家低价货源减少,盈利情况较前期稍有好转。综合来看,光伏玻璃持续偏强运行,厂家推涨较为积极,4月订单价格有上涨预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