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解除证监会调查,船舶制造公司24-25年利润可期

【导语】中国重工近期回复证监会的监管工作函已全部完成,风险已基本释放。此举对于船舶制造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预计24-25年的利润前景乐观。关注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等相关公司,但仍需注意新接订单、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波动等风险因素。

 

?中国重工于12月11日晚发布公告,回复证监会22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合理性,至此已对6月证监会质询的四个问题全部回复完毕。12月21日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此次立案调查基本结束。

?2021、2020年及以前低价船订单基本减值完毕。
船舶签单到交付时间跨度一般在1.5年至3年不等。2022年共计提19亿,其中计提船舶减值的订单是2021、2021年及以前低价订单,共52艘,17.14亿元,占计提总额的97%。船舶建造周期具有滞后性,计提的船舶订单于22年陆续开工,进入关键生产节点,因此在22年末计提减值。

?21-22年高价购入的存货钢材基本减值完毕。
船用钢板成本占船舶建造总成本的30%左右。钢材等主要原材料采购在合同签订后一段时间进行(一般生产准备阶段为3-6个月),合同签订至实际采购期间原材料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波动。2022年度,公司采购各型号造船板加权平均价格5,512元/吨,同比2021年度下降9.62%,但仍比2020年度大幅上升35.53%。公司在2022年使用的钢材重要集中采购于2021、2022年度的高价钢材。钢材价格上升影响可能出现预计总成本高于预计总收入,所以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至此,中国重工对证监会的监管工作函已全部回复完毕,利空已落地,风险基本释放,看好船舶制造公司24-25年利润。

?建议关注: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

风险提示:新接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