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部布局:寻找成长复苏的机会,关注供给侧线索

导语:经过市场调整,如何在底部布局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通过回顾历史市场底部经验,分析行业风格和因子,提供底部布局的思路。此外,还将介绍三个供给侧线索,即供给出清与需求边际改善,以及相关的成长复苏品种和技术供给创造需求。在新范式的背景下,及时抓住投资机会,迎接春季躁动行情。

 

24年为新范式“回眸期”,两大会议后政策不确定性落地,叠加中美政策底共振,布局春季躁动行情。

当前市场赔率已比较合意,借鉴历史四轮市场底的经验寻找进攻方向。
1️⃣行业风格:强政策刺激底部(08年/22年),价值股持续占优;政策力度审慎、政策对市场没有显著的定价权的底部(12/18年),行情演绎分作三阶段:价值股短期占优、但行情仅在月度级别,此后便会切向成长,再往后取决于产业趋势和增量资金环境。本轮强政策刺激概率偏低,这种情境下成长股的战略配置价值更高,其也是24年产业趋势的重要方向(智能化/出海)。我们继续看好成长复苏类资产。
2️⃣因子:市场底后的占优因子为小盘、低估值和反转,即小市值、低PB分位数、前期跌幅较大的公司。

沿着三个“供给侧”线索来观察需求的边际改善,配置:1. 供给出清+需求边际回暖的成长复苏品种(消费电子链、半导体设计、创新药、机器人);2. 中国优势制造+美国预期补库提振外需(纺织、化工原料、电子元器件);3. “泛AI+华为”新一轮技术供给创造需求(智能驾驶、XR、射频、卫星通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