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钛合金新时代:手机行业迎来变革,市场空间巨大

导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钛合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近日,我国多家知名手机品牌纷纷采用钛合金3D打印工艺,打造出更具性能优势的产品。荣耀、苹果、小米、华为等品牌纷纷加入钛合金阵营,预示着手机行业即将迎来钛合金时代。

钛的新时代:重视3D打印+钛合金新趋势 
 
钛合金3D打印方兴未艾。2023年7月荣耀发布的Magic V2折叠屏手机铰链采用钛合金3D打印工艺,苹果公司iPhone 15 Pro Max采用钛金属边框,小米推出了采用钛金属中框的小米14 Pro特别版手机,后续华为P70pro+或同样应用钛合金边框,手机进入钛合金时代已是指日可待。 
 
3D打印工艺完美适配钛合金成型。目前消费电子产品一般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钛合金虽具备性能优势,但由于加工难度大,良率低等问题造成其成本过高,但3D打印技术能有效地解决钛合金材料成型的问题。 
 
3D打印市场空间广阔,国内CAGR24%。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2025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从152亿美元提升至29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2021-2024年,中国3D 打印市场规模有望从262亿元提升至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4% 
 
手机用钛或打破供需平衡。全球钛资源储量达7亿吨,矿产量约950万吨,钛精矿主要加工为钛白粉,少量用于海绵钛,海绵钛可进一步加工为钛锭、钛材等。2022年全球海绵钛产量和消费量为26.5/26万吨,下游集中在航空航天(46%),工业(43%),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根据My steel统计,苹果公司国内钛金属需求约10000吨,后续如安卓系大规模跟进钛合金应用,极有可能打破供需平衡。 
 
建议关注:银邦股份,有研粉材,楚江新材,宝钛股份,天工国际,东睦股份。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